电话: 025-84699169 84699435
地址: 南京市中央路302号创意中央科技文化园9号楼3楼
邮箱: yinkunhr@163.com
地址:www.yinkunchina.com
天池石壁迹|杜小同 徐钢
天池石壁迹—杜小同 徐钢水墨作品展
Smriti from the stone wall of Tian Chi
Ink paintings from Du Xiao-tong&Xu Gang
出 品 人:鲁 文
策 展 人:于 量
展览总监:葛高路
主办方:
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
鲁东大学艺术学院
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协会
承办方:南京芥墨艺术馆、鲁东大学当代水墨研究中心
开幕时间:2017年11月18日15:00(星期六)
展览时间:2017年11月18日——2017年12月2日
展览地址:南京芥墨艺术馆(南京市中央路302号创意中央文化产业园)

天池石壁札记
2017年4月12日,苏州市以西30里的吴中区木渎镇天池山。艺术家杜小同、徐钢至此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考察。登高望远,写生揣摩。山河依旧,物是人非。重温经典,不禁心有戚戚然。

杜小同:我真的喜欢这种感觉。苏州我来过三四次,感觉很好,但骨子里还是认可北方。这次真正的让我喜欢上了,其实越深入,就越能体会到。从一个人的生活的角度和状态上来说,这个地方太舒服了。和北方差异太大了,北方给我们带来是开阔,无遮无拦的开阔。最终它呈现的是对自我的追问。在一个相对干燥、苍茫的环境里面人的存在。我觉得在今天这样的环境里面,它的关照方式完全不同,会落到一个点上,并且将它自身的东西转化。从情感和体会上,能落实到一个具体上。真正地能将把自然跟人能够拉得特别近,而这种自然就是敬畏。
徐钢:北方给我的感觉是激昂。因为开阔,势必让人产生这种感觉,南方容易让人安静下来,这种情绪产生的反应,然后再在文化上的这种体现,一个就是高亢、悲昂,一个就是沉静、秀丽。所以必然是有对应的。现在有一种观念,认为就是绘画跨越地域,现在的网络信息发达,可以一日千里等等。但是我认为只是在体现交流这个层面。

徐钢:从这两天的观察下来,《天池石壁图》这张原作到底是不是黄公望画的,且有争议,但是从画面表现的景致,和我们这次到天池山几个地方看下来,从地貌上基本和画面的体现出的味道、意境上很接近。他为什么会画这张画,我觉得他在寻找他的兴奋点,在江南这一带,尤其苏州这一带,这类裸露石壁的景观不多,大多数是丘陵的灌木。

杜小同:去年画了一些竹石题材,过去视觉上积累了好多元素,比如海边也有好多这样没什么特征的石头,很朴素的一块石头,但是我觉得它蕴含了好多的内容。太湖石有很明显的特征的,不需要太多的修饰,却具备了很多和苏州园林匹配的氛围。第一天进了山门,看到一堆的石头叠在一起,植被也很丰富,我第一次看到石头完全被苔藓笼罩住,而且那个藤子长得那么粗盘结在上面,以前不会想过这样去画一个石头。
徐钢:明代朱棣,北修故宫,南修武当。现在用航拍技术拍摄以后,发现武当山的南天门、北天门,中天门,一天门、二天门的位置,和八卦五行全部能对应。可想而知,古人对山川的了解,比我们要透彻。古人虽然没有现在很多高科技,但有些不是科技化的事情。完全是靠时间和诚心。
杜小同:我对这个项目实际有一个很强的感受,真正创作起来会有很大压力。在经过实地考察、观察,和对原作的研究和最终要完成的作品,古人在这个自然环境里面的感受,描绘的画面和现在,我觉得有一个对照,我相信古人在关照这个实景,和现在如何以传统的方式,如何以过去我们尽可能的靠近古人的关照,还是有很大的差异。因为所有的笔墨,你的生活的情境,所有的教育,包括这个时代所给你所有的信息,已经大相径庭,又不一样了。
徐钢:“艺无古今”,其实叙述的不是古今的问题,而是文和野的问题,是强调文质彬彬的精神,文质彬彬的精神在不在笔墨和基因里。范宽和董其昌,不是谁前谁后的问题,而是要放到文化基因和文脉传承里。如果文化在,那么你就永远在。
杜小同:你对这个基因的贡献在哪,实际上,就是你的存在的意义在哪,如果你完全地就是一个临摹的版本,你的价值在哪,就是你的存在意义在哪,如何对待传统和经典,以及对文化的理解,和现在的知识结构匹配,我们虽然完成了这个作品,最终还是要纳入到文化的沿袭当中,但是又要有见到个人的印记。
杜小同:经典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内容和一个不同的角度。无论我们如何阐述和解析传统文化的意义、价值,最终还是要回到经典。
杜小同:真正有价值一定是在体会上,就是为认识世界的角度、方式提供一种可能性,这个价值才体现。
作品赏析
杜小同 自去来之一 249.5cm×89cm 纸本水墨 2017年
杜小同 天池竹石之三 248.5cm×123cm 纸本水墨 2017年
杜小同 寂鉴晨钟 249cm×123cm 纸本水墨 2017年
徐钢 西天寺雨意 45cm×34 纸本水墨 2017年
徐钢 松径寻幽 41cm×62cm 纸本水墨 2017年

徐钢 云山幻化 41cm×62cm 纸本水墨 2017年
天池山莲花峰
杜小同
1972年生于陕西富平,现居烟台
1995年毕业于西安美院附中
1999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国画系水墨人物画室获学士学位
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
现为鲁东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,当代水墨研究中心主任
徐 钢
1978 年生于苏州东山
1993 年师从亚明先生学习中国画
1998 年至2002 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
2002 年至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任教至今
2014 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博士研究生毕业,获文学博士学位,师从周京新教授
现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国画系副主任,副教授

2017-12-01